广东省基础测绘“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一、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初步建立
1、完善我省高程基准,对我省九十年代建立的三等水准网进行复测改造,完成三等水准点选埋共600座,完成三等水准观测共5500公里。
2、完成广东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GDCORS)二期工程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增建17个基准站,使网络实时动态定位陆地覆盖面积达到95%以上,为“数字广东”提供重要的基准数据,缩短“数字广东”建设周期,对广东信息化建设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加速推进
1、组织完成了粤北、粤西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4)航空摄影数据获取,部署实施珠江三角洲、连州等地区航空摄影工作;获取了粤西、粤北及珠三角部分地区近1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3)分辨率为2.5米的SPOT5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提供充分的、现势性强的数据源。
2、加快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工作,对2000年以前测制的1:1万地形图、正射影像图和数字高程模型实施更新,使我省近50%地区的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现势性保持在2005年以后。
3、推进市县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已有18个市完成或基本完成市建成区1:500大比例尺基础测绘,占总市数的86%,48个县和一批中心镇已完成大比例尺基础测绘,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实现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全覆盖。
4、广东省建成了全国第一个覆盖全省的多尺度(1:1万、1:5万、1:25万、1:100万)、多类型、多时态的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全省有13个地级以上市建立了市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而且为我省实施“数字广东”工程和政府部门的信息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5、完成珠江口、大亚湾海域1:1万浅海滩涂水下地形数据采集共790平方公里。
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1、大力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十一五”期间,我省惠州、佛山、珠海市、深圳市、广州市被列入国家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城市,茂名、清远、江门、潮州等15个市被列入国家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推广城市,目前惠州、佛山市已预验收,转入试运行阶段。经国家测绘局批准,我省已完成政府版省级电子底图的保密技术处理工作,为进一步扩大成果应用,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创造条件。
2、开展珠江三角洲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珠江三角洲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已列为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项目,目前已完成总体设计方案和可行性报告编制,报省发展改革委立项。省发展改革委已征求了省经信委的意见,现正征求省财厅意见,我厅已按财厅要求不从了建设单位书面承诺书。
四、基础测绘成果开发与应用扎实推进
1、推进地理信息整合利用。按照省政府的要求,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整合各部门地理信息数据,开展部门之间的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合作。目前,省国土资源厅已与省气象局合作建设广东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和大气水气监测系统,与广州军区合作进行粤东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与省海洋渔业局合作进行全省海岸线图件数据更新。之后,将着手与省其他部门建立合作共享机制,推进地理信息整合利用,合作共享,扩大应用,节省投资,实现共赢。
2、推进测绘成果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分步建设基础测绘成果目录数据库、测绘成果元数据库、大地成果空间数据库等数据库,初步开发了具有信息录入、目录存储、成果管理、成果查询、目录发布、表单输出、分发服务、统计分析等功能的一系列子系统。
3、加大力度推进基础测绘成果应用,应用面和应用量均不断扩大。近三年,省级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1358批次、控制点成果10571点、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近10万幅,相当于“十五”期间使用量的1.5倍,为多个省直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和决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为近千个交通能源、地质、环保项目建设提供有效服务保障。从2007年起,我省基础测绘成果服务总值呈稳步增长趋势。
五、地图公共服务初见成效
1、积极推进地图数据库的建设。启动了框架要素库、地图基础库、地图成果库、专题素材库、地图产品库、地图发布库六个子库的建设工作,对多比例尺、多数据源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整理、提取、更新,逐步建立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地图生产与服务的信息化、动态化、常态化。
2、加强公共地图的编制。“十一五”期间,开发了大量领导工作用图以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地图产品,编制出版了行政区划地图、交通地图、地势图、旅游地图、地图册(集)等公开版地图、图书370多种,总印数700多万册,为省委、省政府及各有关部门提供使用公共地图7913幅(册),编制了广东省网上公开版标准示意图117幅,公开在省国土资源厅门户网站上登载,供社会和公众浏览及下载使用,公共地图服务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