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开展“田长制+普法+科技”送训下乡活动
广东今年首场以“田长制+普法+科技”为主题的送训下乡活动3月27日至28日在侨乡江门开平举行,身披绿马甲的耕地保护宣传队伍,向开平民众介绍起田长制政策“指挥棒”、耕林空间统筹“作战图”、科技智慧耕保“新引擎”和耕地认保帮扶“新玩法”。
3月28日上午,广东省科协联合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等29个省直单位及江门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2025年广东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作为活动联合主办单位,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系统优势,以“田长制”为抓手,融合耕林空间统筹、科技智慧耕保等若干主题,开展“卓粤·自然保耕地守红线”送训下乡和普法宣传活动。
在“耕地林地双保护空间布局双优化”为主题的展位上,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和广东省林业局联手出招,宣传“宜耕则耕、宜林则林”的布局要求,普及“耕地下山良田连片、林地上山生态优美”的必要性,深化“保良田、护青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全民齐心筑耕基社会共建好丰景”为主题的展位上,宣传队员派发耕地保护应知应会、田长制、耕地认保等知识手册,进行耕地保护、耕地恢复、农业碳汇等知识有奖问答,积极推广耕地数量、质量、生态提升与低碳农业发展对耕地保护的重要性。
3月27日下午,“卓粤·自然保耕地守红线”讲座培训在开平市人民政府举行。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耕地保护监督处联合广东省耕地保护协会等单位向基层田长深入解读广东特色田长制,介绍了耕地认保模式流程和项目成果等。
讲座培训结束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宣讲队伍来到开平市长沙街道东升村的“千亩方”耕地,向有关田长和民众代表展示无人机巡田技术要领、问题识别等。“以前巡田靠腿、记录靠笔,现在只需手机就能给耕地‘打卡体检’,这系统简直是田长的‘电子管家’!”村级田长小王举着手机兴奋地说。
据悉,全面推进田长制工作以来,广东省各级田长队伍不断加强,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广东省、市、县、镇、村及网格田长12.38万名,共划定耕地网格76753个,覆盖全省2859万亩耕地,真正实现“人田对应”,并构筑起卫星遥感、监控探头、无人机的“铜墙铁壁”,加强耕地全方位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