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系统深化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

时间:2024-09-04 09:13:21 来源:自然资源部 文号: 【字体: 【打印】

  自古以来,产权就是稳定人心、推动社会发展的“定盘星”。

  2024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而市场经济是产权经济,产权保护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保护产权就是保护经营主体,保护产权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产权就是保护人权。

  确权,赋权,最终是为了活权。不动产统一登记作为一项基础性和前置性改革,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也是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守得住自家房子,才会对社会有信心。确认和登记不动产的财产权利,给每个公民一个稳定的未来,必将给发展注入信心、增添动力。每个公民对未来的确定性,构成的是走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确定性。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甫一闭幕,2023年4月25日,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会在四川召开。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广华在会上指出,我国已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统一登记制度体系基本成型。

  九万里风鹏正举

  盛日里的中国,生机盎然,风起云涌。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开启于农民与土地关系的调整。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提出明确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

  既要“健全”,又要“推进”;既要“巩固”,也要“完善”,从这些关键词足以看出,此次全会主基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体到产权而言,就是要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要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构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大包干”从“下田”到“上山”,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再从分散登记到统一登记……以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为代表和以人民为价值取向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实践成果渐次涌现,为推进改革开放乃至各阶段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坚实的依托、强大的底气和澎湃的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不动产统一登记作为自然资源部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千商万企的民生窗口,也关系着支撑国家长治久安、可持续运行。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的初心就是以人为本、保护权益、保障交易、便民利民。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的话语生动诠释了统一登记的价值旨归。

  历史川流不息,时代考卷常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在自然资源领域部署的重大改革举措数量多、分量重,其中有20多项改革举措与自然资源部职责高度契合。这既彰显了党中央对自然资源工作的高度重视,也释放了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也为统一登记创造了新的机遇,迎来了新的考验。

  风生水起逐浪高

  “承包地有了产权证,以后无论流转还是入股,心里都踏实了。”2022年12月30日,湖北省咸宁市汀泗桥镇程益桥村村民江维领到了全国首本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激动之心溢于言表。

  以人为本的不动产登记,一步步拾级而上。

  ——全面提质增效,登记便利化改革持续深化。最大限度减少申请材料和办事环节,压缩登记办理时间。全国所有市县设立综合窗口1.2万多个,2660多个县市推出“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一般登记业务实现5个工作日内办结。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脸识别、区块链等技术,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不见面”“跨域(省)办”等服务。如湖南益阳的“541”工作法,通过“五减”(减时限、减环节、减资料、减费用、减跑动),打造“四极”(极畅受理、极简审核、极速办理和极优服务)审核政务服务模式,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一码管地”土地全生命周期服务不仅串联起不动产的“前世今生”,也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项目供地、转让、竣工和商品房分户阶段分别实现“交地(成交、竣工、交房)即交证”;有抵押融资需求的可实现“抵押即交证”。目前,全国有2100多个县市实施了这些改革,累计颁发不动产权证书632.3万本,惠及6.83万个项目、1454万企业和群众。

  登记机构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开展“带押过户”服务,在便民利企的同时,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一些领先地方从二手房“带押过户”逐步试水新建、工业、商业等类型不动产。目前,全国累计办理“带押过户”业务26.8万件,涉及带押金额3736亿元。

  一本证书激活“水市场”。完善水权交易制度,将水资源转化成“水黄金”,离不开水资源确权登记。这不仅是一笔经济账,更是一笔生态账。2023年11月23日,全国首批6宗取水权不动产权证书在河北邢台颁发。湖北也先后在应城、浠水、丹江口等地试点发放,标志着取水权也实现了不动产统一登记。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打通公告登簿“最后一公里”,实现落地见效。2023年年初,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等首批3个重点区域完成登簿;2023年6月,完成了9个海域、164个无居民海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试点;2023年9月,上海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实现登簿;2024年6月,根河、金河、阿龙山、满归、得耳布尔5个国家重点林区实现登簿;2024年7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已进入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公告环节……截至目前,武夷山、大熊猫国家公园等242个重点区域完成登簿,划清了“四条边界”,明确了自然资源资产“归谁所有”“由谁来管”。

  ——产权底板得到进一步夯实,地籍调查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全面摸清全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底数,顺利完成全国有集体土地的2781个县(市、区)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成果更新,登记成果全部汇交国家级信息平台。

  构建完善的地籍调查工作新机制,通过“一码关联”和地籍数据动态更新,强化地籍数据成果和应用,为明晰产权、定分止争、维护资源资产权益提供根本保障。如安徽黄山的“一码关联”使得办事环节从48个减少到13个,申请材料从121种压缩到几乎“零材料”,办理时间从68个工作日压缩至18个工作日。

  策马扬鞭踏新程

  新的使命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

  2024年7月26日,自然资源部在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上要求,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深刻领悟党中央战略考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局中找准定位,把握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自然资源领域重大改革落实。

  未来五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显然是进一步“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和“深化产权制度改革”题中应有之义,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以增强不动产登记严肃性和权威性为主线,以提升登记规范化和便利度为重点,以恒心办恒业,全面保护人民群众不动产权益,增进民生福祉。

  ——深入开展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应对新挑战新要求。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加强登记队伍建设,努力锻造一支政治合格、作风优良、业务过硬、服务高效的登记队伍,为统一登记事业提供坚实的支撑和强大的动力。

  ——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巩固统一登记改革成果,继续推动便民利企改革落地见效,不断提升便利化水平。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改革的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障不动产交易安全,夯实产权基础,增强经营主体活力和发展动力。

  ——稳妥推进农村不动产登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把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实现农民土地权利同激活资源要素统一起来,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成果。稳妥推动房地一体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登记颁证,基本实现城乡不动产登记全覆盖。规范高效推进林权类不动产登记,不断夯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产权基础。

  ——完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度,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强化改革协同、突出整体保护,持续拓展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范围,加强登记成果应用,为维护国家自然资源资产权益、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空间和履行“两统一”核心职责提供有效产权支撑。

  ——加强提升统一登记基础建设,增强事业发展后劲。构建现代化不动产登记制度体系,增强不动产登记法治化水平。健全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机制,增强登记信息安全防护水平。扎实做好全类型不动产登记,构建多元化权属争议解决机制。

  循大道,至万里;秉初心,谋远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一登记带着人民的期待,踏着历史的节拍,昂首阔步,踏上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首席记者 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