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政务动态

【厅属动态】龙川县地质灾害网格化管理初见成效!广东计划年底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建设

时间:2020-08-21 09:21:13 来源:本网 文号: 【字体: 【打印】

  2019年6月10日至12日,河源龙川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持续性强降雨袭击,全县普遍发生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成为全省地质灾害最严重地区之一,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为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推动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年初,龙川县加大巡排查力度,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以行政村为单元,全面查清了全县分布在76个行政村的10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按高、中、低风险三个等级进行分类建档管理。住房建设主管部门对全县分布在241个行政村2480多户削坡建房风险点逐一排查认定,按极高、高、中、低风险四个等级分级建档管理。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则负责清查交通干线沿线地质灾害风险点和日常管理防御。

  龙川县根据排查结果,建立了以行政村为块状,以交通干线为条状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或风险点网格化管理模式。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削坡建房风险点建立起镇、村、户“三员”共管责任体系,针对交通运输干线地质灾害风险点建立起交通运输部门、养护站两级责任体系。

  以行政村为块状进行网格化管理。对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分类建档管理,按照高、中、低风险三个等级在隐患点附近悬挂地质灾害网格化管理明示牌(高风险隐患点悬挂红色明示牌,中风险隐患点悬挂黄色明示牌,低风险隐患点悬挂蓝色明示牌),标明巡查监测人、村责任人、镇责任人姓名和电话,确保各级联络通畅。对正在实施工程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中标单位负责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已完成排险工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建立由乡(镇)长担任责任人、由村干部担任管理员、由群测群防员担任专管员的“三员共管”网格化管理体系;对目前还未采取工程,治理措施的26处高风险地质灾害隐患点专门建立微信群,将所有受威胁群众纳入微信群安排专人负责重点管理,遇雨情或险情,及时通知并跟进做好转移避险。对削坡建房风险点按照极高、高、中、低风险四个等级在住户门前悬挂明示牌(极高风险点悬挂红色明示牌,高风险点悬挂黄色明示牌,中风险点悬挂蓝色明示牌,低风点悬挂绿色明示牌),标明责任人和联系电话,由镇干部包干到村、村干部包干到户,实现分级管理

  以交通干线为条状进行网格化管理。将地质灾害隐患点或风险点防治责任分解到各有关部门,落实部门防灾主体责任。其中,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国道、省道和农村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风险点的群测群防和综合治理。

  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纳入网格化管理。对技术支撑单位在汛期排查出的新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纳入网格化管理,由乡(镇)长担任责任人、由村干部担任管理员、由户主或周边群众担任专管员。

  龙川实行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后,进一步强化了防治责任,有效提升了地质灾害防治水平。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防治责任明确。通过建立块状和条状网格化管理模式,明确了行政村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削坡建房风险点和交通运输部门对交通干线地灾风险点的管理责任。通过构建“三员共管”责任体系,压实了乡(镇)、村、户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进一步完善了全覆盖的群测群防监测网络。通过设立地质灾害隐患点明示牌,明示责任人、职务、联系电话,提升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精细化水平,实现将防灾责任在最末梢有效传递,确保不漏一处,不漏一人。

  预警响应及时。网格内的专管员加强日常巡排查和监测预警,一旦发生灾险情,能迅速作出响应,及时上报情况,提升了预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人员撤离迅速。当发生灾险情时,按照极高、高、中、低风险划分,有针对性撤离人员,提高了转移人员的速度和效率,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

  部门协调联动。自然资源、应急、交通、住建等部门实现了协调联动和信息共享,提升了地质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宣传教育到位。悬挂明示牌,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了群众,特别是老人、儿童、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了自救互救能力,形成全民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

  今年入汛以来,龙川县组织技术支撑队伍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排查2038人次,对71个隐患点采取了转移、应急排险等紧急处置措施,安排受威胁群众转移98人次,未发生地质灾害引发人员伤亡事故。

  为何网格化管理能取得良好的防灾效果?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技术人员表示,一是实行块状和条状网格化管理,能有效解决非在册隐患点管理空白。一直以来,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主要围绕在册隐患点开展,大量山边建房风险点未纳入地质灾害防御监管范围,出现了管理空白地带。现在,以行政村为单位,将所有山边建房纳入群测群防网格化管理,扩大了防御范围,及时监测预警和组织人员转移避险,减少人员伤亡。二是实行分级分类管理,能够有效解决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晰的问题。对所有隐患点分类分级建立档案,按照《广东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指引》的要求落实各级各部门的管理职责,明确责任人,能够有效落实地质灾害防御责任,解决以往防御责任分工不够明确和清晰导致工作落实不够到位的问题。三是实行制度化管理,能够有效解决基层地质灾害防御标准化建设水平还不够高问题。在每一个隐患点设立分类、分级网格化管理明示牌和警示标志,发放地质灾害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做好撤离避险应急预案,明确避险转移路线和安全场所,做好“三员”日常管理和人员信息动态更新等,能规范地质灾害防御工作,有效提升地质灾害防御水平。四是进村入户开展科普宣传,能有效解决群众自救能力和避险防灾意识还不够强的问题。老人、儿童、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是地灾防御的重点人群,通过进村入户向群众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加强类似“住上不住下,住前不住后”等通俗易懂的自救口号宣传,能够提升广大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临灾自救互救能力,有效减少和避免人员伤亡。

  实行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是提高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强化防灾责任体系和创新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据悉,接下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将制定《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指导意见》,并在年底全面推进全省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建设,全面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