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政务动态

【厅属动态】省国土资源档案馆完成岩心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扫描采集试点工作

时间:2020-01-19 15:30:45 来源:本网 文号: 【字体: 【打印】

  日前,厅档案馆完成了实物地质资料广州中心库实物岩心扫描建库工作,共计完成17个钻孔4528.62米岩心及部分标本和薄片的扫描,这是厅档案馆在2019年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主动利用社会力量,让档案“鲜活”起来,构建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开放共享社会化利用服务的一个重要举措。

  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资料的一种,指在地质勘查、科学研究和其他有关生产技术活动中所采取并按规定留存的岩矿心、岩屑、标本、样品、光薄片等实物及有关资料,具有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唯一性的特点,对了解、研究解决地学问题和地质找矿、矿产资源勘查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作为地质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实物地质资料承载着大量的重要信息,且取之不易,具有重要的重复利用、资料归档和展览展示价值。

  根据《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9号)、《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16号)、《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国土资规﹝2016﹞11号)的要求,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负责省内地质资料汇交、保管、利用的监督管理,厅档案馆从2010年起具体行使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职责,即负责地质资料(含实物地质资料)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研究,为上级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和技术支撑,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截止2019年年底,收入厅档案馆的实物地质资料涉及36个项目,共53个钻孔21882.305米(取心数)岩心、61418件副样,815片光薄片、8件标本,矿种包括铁、铜、金、银、钼、锡、钨、铅锌等,主要来自2008年以来省内新发现的中型规模以上的典型矿区。

  实物地质资料档案服务是自然资源管理和地质调查工作最重要的社会化服务窗口之一,也是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自然资发﹝2018﹞179号)。通过提升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水平,能够向社会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数字化、网络化、集群化地质资料公共服务,更好服务支撑国家能源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那么,实物地质资料是如何数字化的呢?

  1.实物地质资料(岩心)数字化扫描的流程是:

  准备工作→工作环境及设备状况检查→岩心统计与资料收集整理→岩心下架拍照→岩心清洁→岩心图像扫描→岩心上架拍照→填写岩心扫描记录表→图像处理→岩心资料录入→质量检查→数据归档→数据备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质量把关,进行精细化作业,以保证数据的质量。为了图像的效果,甚至对岩石表面存在肉眼无法观察到的木屑,都需要用吹尘球进行轻微吹风处理。

  2.实物地质资料扫描的原理和效果:

  实物地质资料扫描是运用自动控制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学地质方法等多学科知识,将白光照射下的岩心外表面图象,通过高分辨率的平动与转动扫描成像装置摄入计算机并存入数据库。最终对岩心及相关分析数据进行网络化综合管理,向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图文数据库查询和Web 远程信息访问,实现“在线如同在库”的用户体验。岩心、标本图像的三维数字重建,可任意旋转、缩放三维立体图像,用于远程观察研究和科普展示,VR 展示等。薄片扫描通过采集薄片单偏光、正交偏光全幅面图像,在计算机软件中重现显微镜下岩石消光现象,并通过正交偏光、单偏光任意切换,实现薄片脱离偏光显微镜后再现薄片的光性表现。

  透过影像信息的获取构建实物地质资料数据库,集成文字、图表、影像一体化的实物地质资料档案。提高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减少人为和自然因素对实物地质资料的损害,实现实物地质资料影像信息和相关地质资料的永久保存、异地共享和随时读取查看等。

  此次实物地质资料扫描建库工作还为厅档案一体化平台升级建设提供有效数据支撑,2020年厅档案馆将完成实物地质资料建库数据与一体化平台的融合及实物扫描系统的一体化平台统一管理等功能。

  下一步,厅档案馆还将依托重大地质勘查项目、“粤港澳大湾区”、“一核一带一区”国土空间规划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等,继续筛选采集具有重要科学价值、重要地质背景信息的实物地质资料,构建涵盖全省主要构造单元、地质时期、全部重要矿种,以典型矿山岩心标本、区域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副样为主体的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体系,挑选重要的矿区、重要层型地层剖面标本重点开展岩心扫描、标本高清照相与三维照相、薄片显微照相等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丰富实物地质资料数据资源,在数据支撑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形成地质资料服务产品等,为科学研究、地质勘查利用及社会公众提供便利的专业和科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