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动态

佛山市耕地面积连续三年稳步攀升

时间:2025-04-02 17:25:03 来源:佛山市自然资源局 【字体: 【打印】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佛山市按照国家、省有关工作部署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从优化保护格局、构建保护体系、培育长效机制等方面多管齐下,有效扭转自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来耕地持续减少态势,2022年至2024年累计下达耕地恢复任务2.7万亩,耕地面积实现3连增。

  一、坚持规划引领,优化耕地保护格局。编制《佛山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暨耕地保护专项规划》,划定耕地集中区595个、面积33.63万亩,其中万亩方2个、千亩方76个、百亩方517个,引导碎片化耕地向集聚区腾挪,将“小田”变“大田”,逐步解决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碎片化问题。向省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监测监管系统报备耕地集中整治区303个,整治总规模15.87万亩,计划集中连片耕地面积12.92万亩、新增耕地潜力空间面积6.58万亩。

  二、压实党政责任,构建田长保护体系。印发《佛山市田长制实施方案》,全面建立市、区、镇、村和村小组“4+1”田长组织、责任、制度体系、信息系统,健全“5+N”工作机制,合理划定耕地保护网络,建立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层层压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充分发挥村、基层组织作用,实现耕地保护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发布2024年第1号田长令,明确各级田长工作重点和要求,有效推动耕地保护工作,有力保障粮食安全。

  三、加强政策创新,培育长效保护机制。印发《佛山市耕地保护补贴及激励办法》,设立永久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一般耕地保护等补贴激励方式,根据耕地保护责任梯度进行分级补贴,有效调动基层和群众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索建立永久基本农田异地代保、耕地异地代补的机制,统筹耕地、产业、生态资源的腾挪集中,促进土地要素节约集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