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规划赋能,重塑湿地周边地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以打造世界一流的环中央湿地价值圈为目标愿景,重塑海珠湿地与周边地区联动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珠区分局牵头开展了《环中央湿地价值圈高质量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海珠湿地位于海珠区东南部,是全国超大城市中心区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这里几百年前河网密布、滩涂淤积,勤劳智慧的海珠人民围垦造田、种植果树,多年耕耘形成了占地约2万亩的果林,即是海珠湿地的前身——“万亩果园”,于1991年被广州市政府定位为“南肺”,与“北肺”白云山组成两道生态屏障,具有极大的空间价值和生态价值。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万亩果园逐渐被城市包围,生态环境面临的威胁与农民种植积极性的降低直接影响了果树生长与收成,村民对果林进行经营开发的冲动愈发强烈,城市“保肺”和村民“保胃”之间的发展矛盾日益凸显。2012年,广州创新提出“只征不转”征地政策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例,一次性投入45.85亿元征地资金,共征地11044亩,将万亩果园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并通过立法确保所征土地保留农用地性质,作为永久性生态用地保护起来,禁止在保护区内开展任何商业开发建设活动。这一大胆创新,有效破解了城市“保肺”与村民“保胃”的矛盾。
十一年过去,在只征不转红线的保护下,海珠湿地已然成为城市中央打造“入则自然,出则繁华”的宝贵财富,是广州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实写照。目前海珠湿地周边城市空间与湿地空间尚未有效融合发展,海珠湿地的生态价值及空间价值较难发挥,亟需推动湿地内外协同发展,探索生态空间与城市空间共享共融的创新之路,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面共赢。
针对湿地周边涉及的11条城中村由于产业低端,用地低效形成“价值洼地”问题,海珠区分局以“百年城央湿地+百年林荫大道+十大高品质街区”为策略,打开湿地边界,让湿地融入城市,形成湿地管控共享、融合、生态防护三大类新界面。
湿地实景图
一是建立内外渗透、绿色融合的生境网络。以“江、涌、湖、林、园”为骨架,放大湿地的生态效能,进一步完善海珠湿地果、稻、虫、鱼、鸟城央生态链,推动海珠湿地融入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依托湿地迁地保育华南地区珍稀乔木,建立湿地植物“种源库”,打造围绕湿地内核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二是构建内外一体、无缝衔接的交通体系。通过提升现有15km道路和增设17km林荫道,打造总长约32km的百年林荫大道,一方面定义清晰的保护边界,另一方面也能共享湿地边界,让湿地融入城市。构建缝合湿地内外的立体慢行系统,实现城市与湿地的无缝衔接。通过百年林荫大道的建设,湿地边界由过去“村后、厂后、城后”的模糊地带转变为清晰可达的“林荫道”与“单面街”,让湿地公园从“城市背面”转变为“城央封面”。 三是推动圈层递进、差异发展的城市更新。通过政府做地、合作改造等模式,结合城中村改造推动高质量城市更新,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和更新专项规划,按照分区、分类指引明确圈层递进的旧村更新改造方式,划分重点更新地区及限制性更新地区,提出差异化的发展指引,盘活存量用地,探索新时期城市更新三类实施路径,实现高质量街区发展和湿地周边价值提升。 四是构建湿地赋能、价值共升的产业体系。以“湿地”产业为核心,湿地内外进一步拓展“湿地+”产业体系,强化“湿地+时尚、湿地+数创、湿地+科技、湿地+文化、湿地+科教、湿地+消费”六类主导产业,针对不同街区形成11个湿地外产业发展导引。 五是制定内外联动、有序实施的项目库。以“实施有路径、推广有成效、建设有规模”为原则,结合城市发展重点工作、土地储备计划、相关部门和街道的意见,按照海珠湿地品质提升、价值街区高质量建设两种项目类型,筛选39项近期建设项目库,并形成实施项目“一图一表”,便于及时查找与动态更新。
下一步,海珠区分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将湿地资源转化为绿色生产力,坚持高标准定位、精细化管控、高品质服务,全力推动打造环中央湿地价值圈,助力海珠区走好全球超大城市核心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之路,实现面向百年的老城市新活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湿地周边—赤沙片区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