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自然资源局“四力”齐发奏响乡村振兴旋律
江门市自然资源局立足部门职能,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因地制宜发挥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科学有序引导村庄规划建设,持续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立规范,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资源保障的贯彻意见》及《江门市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用地保障具体政策措施(试行)》,成立乡村振兴宣讲团,打通学习贯彻的“最后一公里”,参学人员覆盖县、镇、村的基层干部1200余人次,有效促进政策衔接落地。
出台《江门市市区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留用地管理实施办法》,通过强化规划保障、统筹安排用地计划指标、优先办理用地审批手续、拓宽留用地解决途径等做法,全力保障被征地农民集体权益。
扎实推进房地一体确权颁证工作,印发《加快处理江门市市区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发证有关历史遗留问题的意见》,2020年全市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累计登记发证约93万宗,登记发证率达96.87%,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工作任务。鹤山市作为全省试点地区之一,创新研究了一套操作性较强、可复制的调查和登记模式,并在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不动产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高峰论坛上进行分享。
拟定并实施《江门市禁食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主体转型退出工作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完成禁食陆生野生动物后续处置工作,受到国家林草局广州专员办和江门市政府的表扬和肯定。
优供给,深挖乡村振兴潜力
强化用地保障,各市(区)全面落实安排不少于10%的用地指标用于保障乡村振兴新增建设用地需求,2020年用于乡村振兴项目用地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数量为1632.584亩,占全市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的12.56%;累计使用省统筹农村宅基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5.47亩,充分保障乡村振兴建设需求。
严格落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专项指标,按50亩/园标准向全市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次性安排350亩专项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做到应保尽保。市县两级从土地出让总收入中安排资金17.51亿元支持乡村振兴,占比达8.99%。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全市纳入“三旧”改造范围的土地总面积15.42万亩,其中旧村庄改造面积3.84万亩。
出台《江门市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江门市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政策指南》,选取4个村级工业园作为试点,全年启动850亩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其中,康溪工业园通过探索“代建+返租”的模式,引入工业地产专业运营商万洋集团统一招商、运营和开发建设,吸引近40家企业签署协议进驻该园,开发强度提升近3倍,相当于就地新增3个工业园区,实现了低效产业用地的提质增效、聚人发展、固投拉动。
强整治,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深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全年受理增减挂钩业务(跨省域调剂涉及的项目区除外)54宗,面积合计9065亩;完成拆旧复垦2064亩,通过交易平台完成交易2169亩,为地方创造收益10.85亿元,其中3.25亿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推进补充耕地整改,全市累计实施耕地整改1.35万亩,指标价值达到16.2亿元,充分保障耕地占补平衡所需。
积极开展垦造水田工作,省下达江门市年度新增实施垦造水田8362亩,任务数位于全省第一,验收完成后江门市可分成水田指标5000余亩,该部分水田指标价值可达37.5亿元。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江门市累计产生节余指标共计5000亩,交易水田指标收益9.4亿余元,保障了赤坎古镇、重点园区及城市重点道路的占补平衡。
土地综合整治及垦造水田项目成效显著,新会区“侨都锦田”项目获得全省第一个全域土地整治试点批复,台山市海宴镇垦造水田项目实现海水稻规模化种植,成为全省第一个海水稻基地,受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和连续报道。
护生态,展现乡村振兴魅力
严格划定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编制《江门市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和《江门市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实施细则》,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全市耕地面积315.33万亩,现有永久基本农田面积215.27万亩,均超过省保有量考核指标。近三年来,江门市获全省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
各级累计投入高标农田建设资金9004.42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 176.86 万亩。明确村庄用地布局,制定村庄规划总图、建设项目库和村庄规划管制规则,全市938条行政村已全部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和审批,基本建成14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开平市塘口镇强亚村、台山市水步镇草坪村和海宴镇五丰村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开平市被评定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优化村庄建设规划,新会区睦洲镇、台山市斗山镇、开平市塘口镇等3个村庄规划优化提升试点片均已完成规划成果编制。推进生态公益林扩面和乡村绿化美化建设工作,全年完成生态公益林扩面17万亩、森林碳汇工程1.22万亩,绿化美化乡村88条,培育森林小镇9个;使用省级海岸线生态修复专项资金和重点海湾整治专项资金2000万元,开展湿地修复面积12000亩,全市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超过50%。
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森林生态品牌,形成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川岛飞沙滩等一批特色森林生态旅游品牌;台山海口埠成为广东省南粤古驿道建设示范点,有效带动古驿道串联乡村的旅游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