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动态

广州推行社区设计师工作 提升社区规划建设水平

时间:2020-05-08 15:23:51 来源: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文号: 【字体: 【打印】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要求,促进广州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提升社区规划建设水平,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市政府的部署下,今年启动了广州市社区设计师工作,全面推广社区设计师制度。

  社区设计师,是指由政府部门组织选聘,为责任范围内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服务的第三方人员(或团队),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为政府部门的工作决策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了解社区居民需求并对社区空间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针对社区项目设计提供专业意见等方面,为城市社区环境品质化提升提供技术支撑,搭建政府、专家、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

  社区设计师工作以“社区事·大家做”系列活动为抓手,包括“社区事·专职做”、“社区事·大师做”、“社区事·街坊做”三项行动。一是“社区事·专职做”,由各区政府(空港委)根据各辖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各区的社区设计师工作制度,实现“一区一策”,促进广州社区设计师工作的全面开展。二是“社区事·大师做”,即“身边项目大师

  做”活动,每年由市、区分别选取示范项目,按程序邀请城乡规划、建筑、景观等专业且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热心社区建设的大师(团队)开展社区项目设计,作为我市的示范工程,营造有品质、有活力的社区空间,逐步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三是“社区事·街坊做”,强化公众参与,组织社区空间微改造方案征集等活动,调动社会公众力量积极参与社区设计师工作,为社区精细化品质化建设出谋划策。

  小社区大手笔 口袋公园街头公厕大师来设计

  走在广州街头,人们会惊喜地发现,一段段围墙、一个个口袋公园、甚至一座座公厕,都设计得别具匠心,成为城市里一道独特的风景。但你可能不知道,家门口的口袋公园、道路边的一段台阶都是大师级设计师的作品。近年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启动了“身边项目大师做”活动,再到今年全面铺开社区设计师工作,选取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邀请大师进行设计,让“品质”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细胞。

  场景一:木棉树下的时髦 公厕+一把有趣的“椅子”

  在环市东路广州国际电子大厦旁,一栋二层“小楼”被大红色的钢结构框架包裹着,与周边两棵高大木棉树上残存的几朵红花相映成趣。而这栋“小楼”是一个公厕,建于1988年,是广州现存不多、上世纪至今一直未被拆迁移除,仍然保护完好和正常使用的原位公厕。

  这一项目请来了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许迪操刀,他曾设计了广州财富天地、惠州大亚湾惠民广场二期等大型项目,参与本次公厕的升级改造,许迪认为十分具有挑战性。设计之初,业主单位表示,可以将公厕推到重建、也可以在原来基础上改造。但许迪选择了尊重历史,延续文脉。许迪认为,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公厕周边自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绿岛,饶有岭南特色,也是环市东道路的一段时光记忆。为了保留公厕旁的一棵木棉树,许迪甚至将一套完整的施工图纸全部重做。

  在不破坏原有建筑肌理的前提下,许迪用简洁的几何形体包裹原有建筑,形成在面向城市开放的盒子,露出原有建筑的形象特征,给传统的瓷砖外墙公厕穿上了颇具现代感的红色“外衣”。现在公厕的改造基本完成,即将重新对外开放。除了外形上亮眼外,公厕也注重使用功能的提升,按照“厕所革命”的要求,改善了通风采光与排气设施,做到干湿分区,公厕的洗手盆上方安装了明亮的镜子,在男女厕基础上还增加第三方卫生间。在一楼的第三卫生间里,有给孩子准备的小型马桶,有婴儿换尿片的护理台,还有为老年人、行动不便者准备的安装抓手等。

  细心的市民还会发现,公厕旁边的一段台阶也颇有“玄机”,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加高,加高部分涂成了俏皮的橘黄色,可供路人歇脚休憩。这段台阶的设计者是广州土人景观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设计师庞伟,他将这段台阶称为一把有趣的“椅子”,也是一个最小的城市广场。庞伟说:“我们把这里做得高一点,陡一点,走路的人可能看到‘高’坐在椅子上的人,坐得高的人也可以从高的视角看走路的人,为城市增添一些变化和趣味性。”

  场景二:传统中轴线上的口袋广场 功能复合、别具匠心

  位于广州传统中轴线上的维新横路历史悠久,广州共产党小组和广东第一个党支部就诞生在维新横路素波巷的广州市第十中学的校园里。细心的市民会注意到,在海珠广场和起义路交界的路口,一个别具特色的二层长方形“台子”已经建立起来,这就是维新横路口袋广场,设计者是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倪阳。

  这一面积不大的地块被周边两三层高居民楼围合,原先用作羽毛球场和垃圾收集点,羽毛球场四周用铁丝网封闭,使得视线受阻、景观不佳;加上封闭的铁丝网阻碍通行,出现不少被破坏的情况;露天堆放的垃圾桶不够美观,而且气味难闻。

  由于维新横路与居民区联系密切,倪阳试图通过折叠和提升来重置场地的空间布局,丰富场地的功能,并融入海绵城市的构想,旨在密集的城市肌理中打开一个“透气孔”。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一口袋广场已经建成,灰色的清水混凝土和钢结构搭建起了一个功能复合的长方形“台子”:原来的羽毛球场被提升到了二层,下面是环卫设施房,为了解决封闭的工具房的通风问题,特别设计了高耸的拔风井。从羽毛球场往下走是一段宽阔的台阶,可供周边居民休憩;台阶周围还设计有照明设施,夜间在此举办小型表演,也颇为有趣。再往后则是隐藏在隔墙后的电房,解决了海珠广场夜间照明问题。

  带着小孙子在大台阶上玩耍的陈姨表示:“这里比原来整齐多了,周边还铺了鹅卵石、种有小树,大人、孩子都多活动空间。最高兴的还是垃圾桶搬到了球场下的屋子里,整齐干净不扰民。”

  全面启动社区设计师工作 社区改造专业人士来把关

  用“绣花”功夫加强城市管理,让品质建设渗透到广州的每个街角空间。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自2018年启动“身边项目大师做”活动以来,以贴近市民生活为原则,着眼微观,关注市民需求,选取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邀请大师进行设计,促进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化提升,从细微之处不断提高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自开展以来,共面向全市征集近百个选点,邀请倪阳、陈雄、冼剑雄、本伍德、庞伟等十多位国内外大师参与十多个试点项目的方案设计,囊括变电站、垃圾站、公厕、中小学、骑楼建筑、口袋公园等多个类型。

  为进一步促进广州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建设美丽宜居的花城,今年还启动了广州社区设计师工作。社区设计师制度可以分片,若干街道组合成一个片区,请5-6个社区设计师组合的小团队,包括建筑、园林、灯光等不同专业,对使用公共财政资金或集体资金进行建设的项目进行设计或提出审查意见,切实把社区设计师的工作进行具体的细化和落实,促进广州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社区设计师工作主要以开展“社区事·大家做”系列活动为抓手,重点关注公园、口袋公园、垃圾收集点、变电站、泵站、河涌水系景观建设、道路交通环境提升以及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通过“社区事·专职做”、“社区事·大师做”、“社区事·街坊做”三大行动,引进高水平的设计师进行设计和把关,逐步提升社区人居环境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