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王建明:像疫情防控一样“网格化”防治地灾
“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句话已连续几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说起提升自然灾害应急和治理能力建设这个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王建明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
王建明说,我国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地质构造复杂,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决定了地质灾害呈长期高发态势,加之地球内部运动进入活跃期和极端气候影响,地上地下多种因素的叠加,造成灾害频发。刚刚过去的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他建议,地灾防范要像疫情防控一样,实施“网格化”管理,即充分发挥全国省级地质队伍的地灾防治和应急抢险等公益职能,统筹建立地质队伍定点支持市(州)机制,实施“网格化”管理,形成地质队伍“技防”和基层群测群防“人防”协同防治体系。
王建明说,四川是我国地质灾害第一大省,3.63余万处地灾隐患点分布在176个县,威胁近150万人生命安全。但近5年来,四川省因灾死亡、失踪人数持续保持在历史低位,群死群伤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广大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社会防灾减灾救灾合力明显增强,探索出地灾防治的“四川经验”。作为长期奋战在地质灾害防治一线的委员,结合自己一年来的思考,他提出六点建议。
一是加强地灾防治工作顶层规划。坚持把地灾防治工作与国土空间规划及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统筹谋划,积极融入有关重大计划、重大工程和重大战略,将地灾高发区、易发区列入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的特殊区域(新建重大工程要尽量避让),严格实施用途管制,完善抗灾备灾基础设施,抓好防灾减灾应急机制建设,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是发挥省级地质队伍技术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全国省级地质队伍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抢险等公益职能,统筹建立地质队伍定点支持市(州)机制,实施“网格化”管理,形成地质队伍“技防”和基层群测群防“人防”协同防治体系。立足地质队伍在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工程治理、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健全地质灾害调查、专业巡排查和监测常态化机制,进一步夯实自然灾害治理能力和突发灾害应对能力。大力支持地勘单位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发挥地勘单位应用型地灾防治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作用。
三是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风险与治理能力调查评估。建立地质灾害风险与治理能力调查评估指标体系,以县为单位加快推进调查评估,形成地质灾害风险与治理能力数据库。对地质灾害发育的山地丘陵区和重要区域开展1∶5万地质灾害调查,对人口稠密区、重点建设区和村庄开展1∶1万地质灾害调查,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治理提供翔实的科学依据。
四是加快主动防控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针对地质灾害隐蔽性、突发性、动态性等特征,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大数据中心和区域分中心,推动自然资源部门、气象部门、地震部门、水文部门信息互通共享,实现监测数据共享共用。健全地质灾害隐患点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在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建立“天、空、地”一体的地质灾害识别和专业监测预警体系,实现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使防灾关口前移,把被动灾害治理逐步转为主动防御。
五是加大向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的财政专项资金倾斜力度。针对我国地质灾害分布具有较强区域性的特点,建议逐步加大向地灾多发地区的财政专项资金倾斜力度,采取给予防灾减灾引导资金的方式,促进地方政府增加经费投入,同时引导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生产。
六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教育和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教育,在小学、初中阶段相关课程中增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充分利用景区人流量大的特点,探索建设防灾减灾科普示范基地,宣传和普及相关知识,提升群众对地质灾害的自我防范意识和突发灾害自我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