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产地质志2019年度研编进展交流总结会在京召开
中国矿产地质志2019年度研编进展交流总结会近日在京召开。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王昆,以及常印佛、裴荣富、陈毓川、汤中立、康玉柱、王双明等院士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各研编组2019年度工作进展、取得的主要成果、下一步工作安排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2019年度志书研编工作主要进展和成果。中国矿产地质志研编工作已经经历7个年头,截至目前共完成67部志书的评审,正式出版发行29部志书,从矿种、区带和省域等多角度、多层次反映了中国矿产资源概貌和成矿规律,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社会效益日益凸显。主要成果包括:
一是进一步梳理、核实全国已发现矿种和矿产地,形成了涵盖重要矿产和矿产地的数据集,编制完成了《中国矿产地质志·中国矿产地分布全图》初稿,基本摸清了中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
二是全国性单矿种志书研编进展取得突破,完成银矿、锑矿、膨润土、萤石矿等多部志书成果,是全国层次上首部系统反映该矿种矿产资源概况、勘查成果、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及相关研究成果的专业志书。
三是省级志书研编成果坚持“完成一项,验收一项,出版一项”的快出成果原则,完成7部省级志书正本、12部普及本和若干部省级志书矿种组分册的审查或出版工作,填补了该地区系统反映矿产资源全貌和成矿规律志书的空白,在矿产地质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四是通过志书研编,基本查明了成矿地质条件,修订完善了成矿区带划分方案,初步厘定了矿床成矿系列,探讨了构造演化与成矿的关系,建立了典型矿床、成矿区带等多尺度的成矿模式,为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研究和找矿勘查部署提供了支撑。
五是通过志书研编,发掘、梳理和开发老资料,积极指导找矿勘查,在河南、山西、青海、四川、广东等省实现有效成果转化,指导了铜、锂、石墨、稀土等矿种的找矿勘查。
六是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水平,形成了一支由中央和地方相关单位联合组成的成矿规律研究专业团队,支撑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研究中心的建设,为中央和地方矿床学研究和找矿勘查部署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会议对未来的研编工作提出建议:各单位要继续高度重视研编工作,按照“一个统一、三个覆盖”基本要求,重视资料的完整度,做好各层级的评审修改工作,打好未来两年攻坚战,高质量完成志书研编工作;研编工作要提高站位,树立全国、乃至全球视角,面向未来,突出信息化和应用性。
会议认为,志书研编工作任务繁重,预计将完成约200套志书,因此要向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学习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日积月累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以“甘于寂寞,舍我其谁,全力以赴”的工作姿态,将志书打造成“国之重典”,向建党100周年献上一份沉甸甸的厚礼。
会上,陈毓川院士主持召开了专家委员会会议。会议还对《青海矿产地质——中国矿产地质志·青海卷·普及本》、《中国矿产地质志·重庆卷》正本和《中国矿产地质志·云南卷》中的3部矿种组分册进行了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