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访谈

专访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胡建斌: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
访谈图片
点击查看更多
文字实录
排序 字号 自动更新

《南方》杂志

  海洋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当前广东正全力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打造海上新广东,对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2023-08-14 15:01:24

胡建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深刻指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围绕建设海洋强国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再次强调要加强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强化港产城整体布局,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全面建设海洋强省,为我们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海洋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2023-08-14 15:02:58

胡建斌

  打造海上新广东,是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的重要举措。海洋是现代科技的“新战场”,是新兴产业的“策源地”,海洋经济在培育新动能、催生新业态、引领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沿海地区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的重要源泉。2022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1.8万亿元,连续28年位居全国第一,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9%,在服务稳住经济大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打造海上新广东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海洋经济动能,拓展经济纵深,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筑广东发展新优势。

2023-08-14 15:03:32

胡建斌

  打造海上新广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由之路。海洋是资源富集的“聚宝盆”,已探明的海洋矿产油气资源蕴藏量是陆地的几十倍,对人类未来发展影响不可估量。广东海域面积辽阔,海洋生物、能源、矿产、旅游、文化等资源富集,开发利用海洋的条件得天独厚。向海进军、向海图强,打造海上新广东,将会挖掘出巨大的建设空间、资源空间、承载力空间。

2023-08-14 15:03:59

胡建斌

  打造海上新广东,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力支撑。粤东、粤西海洋资源丰富,海域面积占全省68.7%,大陆岸线占全省64.3%,海岛个数占全省56.4%,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加快推动粤东、粤西向海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东西两翼海洋资源优势,激活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打造海上新广东,构建陆海联动、内通外联的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有助于我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增强对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

2023-08-14 15:05:09

点击查看更多
网友留言
自动更新

大雨:广东在海洋工作方面有哪些独特优势?

[胡建斌]广东优越的资源、区位和政策优势,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是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广东大陆海岸线4084千米,居全国首位;海域面积41.9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二;海岛数量1963个,居全国第三。拥有适宜建港的深水岸线海湾200多个,优质滨海沙滩超170处。南海可开采石油储量达5.8亿吨,可开采天然气储量6000亿立方米。 二是市场区位强力赋能。广东面向南海,毗邻港澳,是我国大陆与东南亚、中东以及大洋洲、非洲、欧洲各国海上航线最近的地区,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广东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 三是中央政策支持强劲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党中央接连赋予广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等重大机遇,部署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州期货交易所、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等重要项目,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广东海洋事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

蓝色: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打造海上新广东。广东在做强做优做大现代海洋产业方面有哪些思路举措?

[胡建斌]广东海洋产业门类齐全,涵盖28个海洋产业大类的全部类别,超70%海洋产业规模居全国前五,发展空间广阔。接下来,广东将聚力发展海洋实体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深耕保障食品和能源安全的海洋基础性产业,协同推进海洋优势产业和新兴前沿产业提质增效,整体打造海上粮仓、海上油田、海上矿山、海上药库,加速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集中规划建设一批海洋产业园(海洋牧场类),重点发展装备型海洋牧场,探索实施“标准海”供应,实现单个项目“拎包入驻”“拿海即开工”。加强“陆-港-岛-海”联动,构建集种业、养殖、装备、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高标准打造“粤海粮仓”,培育万亿级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 二是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资源竞争性配置,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打造粤东、粤西两个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探索海域立体综合开发,推动“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新型储能”融合发展、集约经营。 三是大力发展海洋优势产业。谋划推动重大涉海平台建设,引进一批涉海重大项目,推动我省海洋优势产业向全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发展。增强高端海工装备研发、设计和建造能力,加快建设世界级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坚持绿色高端发展,打造绿色石化、绿色钢铁等产业集群。对标世界一流水平,大力发展滨海旅游、海岛旅游、邮轮游艇,提升海洋金融、港航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水平。 四是大力发展新兴前沿产业。加大对海洋电子信息、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天然气水合物等产业的孵化力度,增强涉足深远海能力,积极参与南极磷虾、深海油气矿产资源开发,努力抢占深海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全部网友留言 我要留言
测试音频

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