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情况查询
昵称:
myy
留言日期:
2020-03-20
主题:
南粤古驿道工作情况
内容:
你好,想了解一下近几年南粤古驿道的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和十四五期间的工作安排,官网上的信息比较有限的。
查询结果
受理时间:
2020-03-23
答复时间:
2020-03-24
答复单位: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答复内容:
针对网民留言咨询关于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的问题,回复如下: 一、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成效 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为广东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出新路,是展现广东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成为全国大空间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自2016年我省启动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以来,我省完成了全省古驿道普查,累计发现了分布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103个区县的906处古驿道遗存和233条古驿道本体,完成了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出台了《南粤古驿道保护与修复指引》《南粤古驿道标识系统设计指引》等系列指导文件,保护修复了20多条、总长1000多公里的古驿道重点线路,保护修缮了一批历史文化遗存,深入挖掘古驿道上的红色文化,打造了若干条“南粤古驿道红色之旅”,开展了“古道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通过“古驿道+文化”“古驿道+体育”“古驿道+旅游”“古驿道+产业”等创新模式,为沿线村镇带来了积极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南粤古驿道成为我省助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全域旅游等的有力抓手,是新时代广东的一张靓丽名片。具体成效如下: (一)提供了生态绿色发展新支撑。南粤古驿道连通了城镇地区和自然生态区域,沿线具有丰富的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自2018年底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职能划转到省自然资源厅以来,我厅在持续做好古道本体保护的基础上,开展了古驿道生态修复、地质灾害治理、森林景观提升等工作,充分发挥古驿道在乡村减灾、生态保育等方面作用,同时还以打造可读、可触、可学的开放式自然历史博物馆为目标,开展沿线古树名木保护、动植物科普展示等工作,使古驿道成为公众体验式亲近自然、沉浸式品读历史的“优质的公共生态产品”,成为青少年研学、公众旅游新热点,为粤东西北地区生态绿色发展提供新支撑。 (二)激活了区域协调发展新动力。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极大地改善沿线农村基础设施,提升了人居环境,同时以古驿道为载体,创新开展“文旅体”融合工作,持之以恒地举办相关赛事,为乡村带去了人流、观念、商机,加快城市资源要素向乡村下沉,推动消费从珠三角向粤东西北转移,为乡村振兴带来巨大引擎,为沿线村民带来发展信心。如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跑进梅州、阳江、茂名等9市,吸引了近40个国家及地区的运动员参赛,有效带动了当地民宿经济、农产品销售、特色餐饮、传统手工艺、观光农业的发展,吸引了一批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三)打造了红色爱国教育新基地。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一直注重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修复利用的诸多红色遗迹遗址已逐渐成为民众缅怀革命先辈、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场所。如规划建设的南粤“左联”之旅,使洪灵菲、戴平万、冯铿等先烈不再被遗忘;修复一新的杨匏安、阮啸仙等先烈故居,成为我省红色革命和党建教育的新基地;正在快速推进的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将成为缅怀教育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南粤古驿道是紧密联系全省城镇和乡村地区的重要线性工程,更是一种典型的线性遗产资源,文化内涵丰富。通过近几年的保护修复,南粤古驿道在具体实践层面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在理论研究层面,尤其是对于我国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价值研究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挖掘。二是南粤古驿道作为推动我省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和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还需进一步扩大活化利用成效,发挥综合社会效益。 三、“十四五”工作重点 “十四五”期间,我厅将继续推动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和开发。加强古驿道与万里碧道的衔接,依托碧道布局古驿道线路。加强驿站、休憩亭等服务设施建设与标识系统设施完善,与碧道实现无缝对接。加快推进古驿道与旅游产业、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教育产业、现代农业等关联产业的融合,培育“南粤古驿道”综合品牌效益,依托古驿道建设特色文化廊道、特色旅游产业带、科普长廊与户外体育运动产业带。以古驿道推动沿线村镇的高质量发展,带动沿线地区振兴。
满意度:
我要评分